ブーツスニーカー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1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2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3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4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56

ugg アウトレット | ugg バッグ | ugg 価格

装修材料猫腻多谨防陷阱

装修是许多人家的一件大事,而购买装修材料时,您会遇见多少困惑?怎么才能选购安全健康的装修材料?如何避免商家设置的种种陷阱?

  记者结合2007年至2008年消费者的投诉情况,对购买建材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了整理,并请专业人士对此支招,希望能为准备装修或正在装修的读者提供帮助。

  买品牌防“傍名牌”

  2007年3月,家住王家梁小区的王先生,到华凌市场名叫“福人专卖店”的一家建材店,买了20多张福人牌中纤板,共计1800多元。

  王先生将材料拿回家后,装修工人使用中才发现,王先生要买的是“福人”牌而商家给他提供的是“福人建欧”牌。

  由于商家出具的收据上,只写了商品型号,没有写商品名称,王先生因无法提供相关证据,维权失败。

  西大桥工商所消费者协会:大多劣质产品都在模仿品牌板材的名称,不了解的消费者很难辨认。因此,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时千万不能图便宜,要去一些正规商场和专卖店,同时仔细查看商品的标志,并索取购货发票(需写明具体的商品名称)。

  捆绑销售防猫腻

  2007年6月,陈先生到华凌市场买板材和油漆。其中一家建材店的店主告诉他,如果油漆也在该店内购买,中纤板可以给陈先生每块优惠6元。

  这样一来陈先生可以省去100多元,于是,他接受了店主的这一条件,并花500多元买了两桶油漆。

  然而,在其他店购买材料时,陈先生打听了一下该品牌油漆的价格,结果被告知一桶只有128元。

  西大桥工商所消费者协会: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装饰材料时只注重在主要材料上讲价钱,忽略了附属材料的价格。于是,不少经销商实行“堤外损失堤内补”。表面看在主要材料上给予些许让利,实则暗中抬高了附属材料的价钱。

  买推荐防“回扣”

  2007年9月,帕女士和木工一起到华凌市场购买免漆板。两人来到一家建材店,木工问了价格,建材店老板说7元钱一米。帕女士感觉价格高了,老板解释说他推荐的质量好。而木工也附和说,7元钱一米的免漆板质量确实不错。

  于是,帕女士就买了1300元的免漆板。两天后,知情人告诉她7元一米的价格太高了实际该免漆板的价格只有7角钱一米。

  西大桥工商所消费者协会:在购买建材前,最好先到规模大、成熟的建材市场了解建材的品牌、质量、价格等相关情况,力求货比三家。最好做到自己选择,不要被不法销售商牵着走。

  买绿色防“欺诈”

  2007年12月,徐先生和家人入住新房,可是,新房住了没几天,徐先生的爱人感到又刺鼻,又熏眼,还出现了过敏症状。

  徐先生说,他在买装修材料时,特地挑选了标明“经XXX认证的绿色产品”“无毒、无味、可放心使用”等字样的材料。谁知“这‘绿色’不是那么回事儿”。

  西大桥工商所消费者协会:“国标”≠“绿色标准”,只有真正获得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绿色环保产品证书、并且拥有“十环”标志的产品才是真正的“绿色”产品。

  买材料防“缩水”

  2008年3月20日,因为房屋装修,按照六套屋的实际面积,李先生到建材市场买了385平方米复合木地板,共计付款21752元。

  地板铺好后,李先生在整理包装箱时发现,其中一个包装箱上贴了两层标签,原标签显示一包地板的面积为2.0878平方米,而新标签显示的则为2.35平方米。

  经西大桥工商所调解,商家为李先生赔了3750元钱。

  西大桥工商所消费者协会:购买地板等装修材料,最好打开一包测量一下实际面积。一旦发现产品缩水,尽快维权。

上一篇:限购显挤出效应 部分城市房地产再现涨价势头

下一篇:望子成龙 好风水让孩子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