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新政百日 调控向左还是向右
今年4月相继出台的“新国四条”“国十条”等房地产新政至今已满百日,政策调控作用已然显现,一些城市量价齐跌。由于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对下一步政策走向现在也出现两种不同声音,向左还是向右?要进一步从严还是要松绑?业界说法不一。 宏观调控政策初步显效 到7月26日,国务院4月17日发布的《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已满百天,在这一轮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新政影响下,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1%。这是该指数17个月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跌。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4月份,70个大中城市里只有三亚房价环比微跌,而如今“下跌面”波及28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个一线城市房价均告下跌。而先于房价下跌的是各个城市的楼市成交量。特别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新政颁布后成交量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并一直保持在低位运行。 一些二、三线城市,如长春等地,尽管交易量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房价涨幅明显趋缓。记者从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长春市房地产业房屋交易销售总量是5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销售交易总额1923亿,同比增长42.1%,新房销售3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到6月末商品住宅均价4528元/平方米,比去年增长19.5%。房价尽管仍然处于上涨趋势,但涨幅趋缓。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今年4、5、6三个月,长春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指数分别从1.9%降低到1.1%、0.2%。 传言四起,下一步政策走向成谜 不过,随着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进入7月份,关于楼市下一步调控走向传言四起。 首先是“新一轮调控政策将在第三季度出台”,住建部官员随即表示并不存在“新一轮”、“第二轮”这样的说法,而是对已出台政策的继续落实。随后又有媒体报道部分城市第三套房贷出现松动,但再次被银监会、住建部否认。不过,据记者了解,在全国很多二、三线城市,第三套房贷从未停贷过,只是提高了门槛。 尽管相关部门不断出来“辟谣”,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对房地产市场下一步调控走向也出现了不同的猜测和见解。 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楼市调控的成效还不是特别明显,远远没有达到中央政府预定的目标和效果,特别是部分地区的房价不降反升,因此楼市很快会迎来第二波调控,出台更加严厉苛刻的调控策略和细则。而且三部委都联合发表声明会继续实行“国十条”,相信政府的调控力会加强。 也有观点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前景未明,我国实体经济复苏过程曲折,房地产涉及几十个相关关联行业,持续调控下会重挫中国经济。 另外,很多地方政府到目前还没有出台像样的调控执行细则性的政策,部分银行也并没有严格执行“国十条”的标准。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利益集团间斗争很激烈,恐怕这轮调控不会持续很久。 给政策预留更长的观察期 “现在要从严还是要松绑,都为时太早”,中国房地信息集团长春公司总经理王喻表示,“中央政策显效有一个过程,现在政策效能还没有100%体现。估计怎么也要有六个月观察期,也就是说至少要在三四个月后才能完全体现出效果,” 保利长春分公司副总经理严观认为,新政对全国一线城市影响显而易见,只要政策一直持续,一线城市房价肯定下降,降幅将在30-40%。“这也是必要的。因为只有一个健康的市场才能长久。” 严观表示,目前不宜再出台进一步打压政策,矫枉过正也会给经济发展埋下隐患。“现在政策已经够了,关键是平稳落地,而且要有一个观察期,不能只半年就要求大见成效。”严观表示,量减价跌的情况只要维持一段时间,价跌的空间就会出现。不用担心房价降不下来。 王喻冬表示,这次宏观调控政策最为严厉,观察期也比较长。不过政策也不算新政策,过去都有,只是没有执行,这次不过是重提。只要坚持执行力度,不打折扣,肯定能发挥作用。他认为,至少将观察期再延长三四个月,也就是九、十月份,再根据市场的情况决定政策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