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纠纷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但农村土地纠纷也日益突出。 据农业部统计,今年以来农民因土地纠纷问题上访批次和人数急剧上升。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征占耕地补偿不到位引发的纠纷。近几年来,我县高速公路建设征、占农民大量耕地,而土地补偿费无明确的补偿标准和分配办法,并迟迟不能与农民兑现。使失地农民既得不到合理补偿,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安置,被占地农民意见很大。 二是调处矛盾乏力引发的纠纷。近几年来,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管理松散,而基层组织又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出现土地承包纠纷后,不能及时将纠纷化解在基层,致使当事人越级上访。 三是承包土地无序流转引发的纠纷。有的农户土地流转(转包、转让、互换、租赁等)手续不完备,多为口头协议或私下协议,既不签订流转合同,也不按规定备案或报批,处于无序流转状态,并因此引发纠纷。 四是土地权属不清引发的纠纷。农村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不到位、土地发包程序不合法。有的村组确权确地时坐“直通车”,闭门造车,“纸上分田”,敷衍了事,出现确权不确地和农户有地无证、有证无地现象,农户之间经常为面积不实、权属不明等问题发生争执。 五是人口变动引发土地纠纷。农村土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按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顺延30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内人口因死亡、搬迁、子女升学或嫁娶出现变化,导致当前有的农户人多田少,有的农户人少田多,迫于生存压力,人多田少的农户强烈要求村集体对土地进行重新调整。 六是其它原因引发土地纠纷。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返乡要地的;原来已放弃承包耕种的村组将闲置的机动地或抛荒多年的承包地集中租赁给种田大户或外来户经营,而现在又要求收回发或提高租赁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