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g アウトレット | ugg バッグ | ugg 価格
市民对这种屡见不鲜的不道德行为深恶痛绝
■新快报记者 尹政军 李国辉 王娟 实习生 吴笋林
记者昨日对广州一些社区进行了走访,发现小区内高空抛物现象甚为严重,市民对高空抛物的不道德行为深恶痛绝,一些市民直言:高空抛物如抛良心,就是在犯罪。
高空抛物屡见不鲜
记者昨日走访了天河区、白云区的一些小区,许多市民向记者反映,小区内高空抛物的事件时有发生。“楼上扔烟头、纸屑这些东西的已经见怪不怪了,但一些人甚至扔酒瓶,一些人吵架的时候连凳子什么的都往下扔,太不道德了,砸到人怎么办?简直就是在犯罪,这些人还有良心吗?”住在天河北某小区的业主罗小姐气愤地向记者控诉。
“有一次我经过我家楼下,突然上面掉下来一个衣叉,差点砸到我头上,吓死人了。”住在天河车陂某小区的业主曹先生说,事后,他在小区里大骂扔衣叉的业主缺德,但因无法找到肇事者,只能作罢。
在一些城中村,高空抛物现象更为严重。租住在天河棠下的肖先生就遭遇了一回飞碗。肖先生称,去年8月,他上班回家时,突然楼上飞落一碗,正好砸在他的肩上。“砸得好疼,还破皮了。”肖先生说,因为他受伤不重,又无法找到肇事者,只能不了了之。
小区倡议杜绝抛物
昨晚,记者就高空抛物的情况走访了番禺的一些小区,小区业主多表示“不会高空抛物”,但是对于“高空抛物”的限制条例和相关危害、处罚措施等,他们都表示不是很清楚。不过物管就表示,虽然没有明确条例给业主,但平时也会宣传类似的规定,如出现业主投诉的情况,他们会立即上门劝阻并贴相关告示。
家住番禺祈福新邨的黄小姐告诉记者,她住蝶舞轩小区某街4楼,“上周六,楼上突然抛下来一个矿泉水瓶,刚好落在我家阳台旁的天台上,吓了我一大跳。”后来上去一问,才知道是楼上的小孩子扔下来的。黄小姐说,平时也很少见到这样的情况,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还好不是别的,要不然后果真不堪设想。”
昨日,黄小姐当着记者面致电了该小区管理处,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黄小姐,他们将立刻派保安前来查看情况,“您跟我们具体说一下,我们会马上派人到楼下贴通知,提醒住户不要高空抛物。”据悉,很多小区业主进小区时都会收到一份业主手册,上面对装修、停车等都有相关规定。记者看到,上面虽然没有详细的对于高空抛物的规定,但明确规定不可在公共场合随意抛弃垃圾、废物等,也不可在正面阳台、露台堆放杂物等。物管告诉记者,平日里也会有类似于不要高空抛物的宣传。
记者随后咨询了多个小区的相关负责人,他们都表示,虽然没有关于高空抛物方面的明确规定,但是平日里都会有一些相关宣传。如果出现类似问题,他们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处理。
■各方说法
律师:男童家属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对于此事,南方律师事务所的伍艳萍律师认为,涉嫌肇事的男童不满16岁,其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应由其法定监护人(即其父母)承担,其父母应承担民事责任。其堂弟(六岁)如果不存在共同行为,则其家长不必承担民事责任。
但如果其家长存在疏于管理的情况,可将肇事者移交少管所管教。伍艳萍律师表示,我国目前针对高空抛物伤人这一行为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条款,但法律界正在筹划。目前的判定一般依据民法通则中相关普通责任认定条款进行。
《广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早有规定,“乱倒生活废弃物的,从高空、建(构)筑物向外掷物、泼水的,随意抛弃死禽畜的,按每次(头)处以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高空掷物造成人身伤害的,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责任。”
虽有规定,但执行起来往往成了一纸空文。环卫部门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空抛物的执法权归于城管部门,环卫部门只能劝说,没有效果。市某城管大队负责人也向记者诉苦,高空抛物是看不见的,调查取证难于上青天。
心理专家:对肇事男童应注重心理辅导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锦华认为,涉嫌肇事的男童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跟其法定监护人的监护缺位是分不开的。他带着比自己小的弟弟和堂弟一起玩,容易产生自我支配、充分张扬、逞能等心理,又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辨别,更无法辨别高空抛物的行为后果。
男童在玩闹的过程当中造成此事,容易在其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因为他还无法对死亡作出判断。事后成人在对其进行教育与分析时,更应当注重进行心理的辅导,引导对其进行行为习惯的矫正,以防对其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阴影。
■网友评论
腾讯网友:其实砖头上有指纹的,如果在第一时间将砖头保留得当,用上面的指纹给全楼的人指纹相对,应该找得到是哪个人。在找不到人的情况下全楼的人赔偿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网友“咔哇咿嗳”:高空抛物,连道德也一起下落?道德素质是要从小培养的,与家庭教育分不开,这种行为也只能说明家长教育不到位。
网友“张小姐”:建议小区安装摄像头及时监控。既然高空抛物现象十分严重,寄希望于居民提高素质完全杜绝这种行为在目前是不现实的,且高空抛物又面临着取证处罚难的困境,有必要借助高科技手段,比如在小区安装摄像头时刻监控,从而留下高空抛物的有力物证,不失为震慑高空抛物行为的可取做法。
网友“冰雨桦”:需要加强全民公德教育,从自己身上找到不足,人人自律,方可杜绝其根源。每次都是如此,用生命的代价来教育,这样的公德教育还有何实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