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我们自己:为小区做了些什么?
现在的中国城市,大部分的市民都住在小区里。开发商卖楼,业主住楼,物业公司管楼,基本是现在小区的既定格局。既然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则难免会有方方面面的磕磕碰碰,屡屡见诸媒体的,除了开发商“占势压人”侵犯业主的权利之外,还有物业管理公司乱收费、管理混乱招致业主怨恨的事例。而一直以来,媒体都在声讨前两者的种种不是,并且,很多时候政府也站在显得弱势的业主一方,为他们维权、撑腰、说话和协调。可是,现在却不同了,在顺德某个小区,有业主一跃而为“强势”,竟让物管和相关部门都为之头疼。 本报报道,这个小区车库被业主买走后,却不是用于停车而是改建成商铺,在卫生、环境和安全等方面都对小区造成不小的影响。记者了解到,目前关于擅自改变车库用途的投诉不断增多,有关负责人则明确表示,作为车库如需更改用途必须得到规划部门审批,否则不可擅自变更。(见C1版) 在顺德,据不完全统计,有40多万辆私家车,换句话说,也就是有将近三分之一的顺德家庭需要使用车库。而在这当中,至少有七成市民是小区居民,则这些小区居民如何对待自己的车库,既不但是个人行为,也在客观上属于社会行为,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小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状况。将车库私自改建成商铺,就是属于严重影响了小区环境和安全的做法。 虽然车库已经在法律层面意义上归属于业主,业主有使用和支配的权利,但是,使用和支配却并不意味着业主可以无视相关的城市规划而擅自改变功能和用途。因为,根据规划,小区内的车库属于小区楼盘、住宅、绿地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可分割的要素之一,若要改变其用途和功能,势必涉及到相关的审核和批准。此外,这样做,还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其他小区居民的权益,使得小区居民共同的安全、卫生、静谧环境诉求受到影响。而事实上,该小区就有业主以拒交管理费来抗议物业管理公司对部分业主将车库改为商铺的不履责。如此演绎下去,则必然招致连改车库为商铺的业主也不愿看到的糟糕后果:自己在成为小区不和谐气氛始作俑者的同时,小区安全和环境质量的下降也反过来影响到自身的生活质量。 我们不想过多地苛责改建商铺的小区居民,因为,他们必定有自己生活上的难言之隐和艰辛之苦。我们想说的是,生活的确不易,但在生活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每个人都无权将自己追求的幸福、利益建立在邻居和他人的不便甚至痛苦之上,否则,这样获得的幸福和利益的途径依旧是不光明磊落的,享受起来也多少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再说,作为小区,作为一个群体生活的公共空间,维护其良好安全的环境,是每一个小区居民应尽的职责,也是每一个小区居民应该持有的公德心。 其实,改建车库为商铺的事例不过是当今小区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之一,其他诸如噪音扰邻、宠物伤人、高空抛物、乱占公共用地等等,不一而足,举不胜举。随着城市的发展,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会成为小区居民,如何学会在一个崭新的公共空间里与邻居和社区居民和谐相处,如何学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何学会拥有一份公德心,都是当下我们广大的市民需要赶快补上的“公共关系”课程。因为,我们虽然不一定是改建车库,但肯定还在某个方面做得不够好。当物质生活飞速提高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我们的精神层面,那里,还有很大的空间亟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