ブーツスニーカー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1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2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3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4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56

ugg アウトレット | ugg バッグ | ugg 価格

学前教育小学化 油城专家:弊大于利

  “橘、凳、酱、藕、墨”这些原在小学三年级才会学到的字,如今也出现在《学前500字》之中。来自利津的家长刘女士近期非常苦恼:正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每天都会带作业回来,除了写字就是背诗,而且一写就是一个多小时,一些小学才会学到的汉字为什么现在就教?5岁的孩子每天都喊着累,家长看了很是心疼。“5岁就开始学乘除法,加减法已经是3位数内的了,每天放学后还要在家默写汉语拼音字母,父母还得签字。”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成才,父母高兴;孩子为成才而受累,父母心疼。高兴也是,苦恼也罢,矛盾抗衡的背后是对部分低层次幼儿园教学模式的质疑——学前教育真的应该如此提前吗?幼儿园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是否真正圆了家长的初衷,今天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的社会竞争那么激烈,况且艺多不压身,为什么不让孩子多学一项本领,人家的孩子都会的东西,我们孩子也得会。”这是一位学生家长的声音。

  据调查,虽然很多小学课程被搬在了幼儿园课堂上,但大部分家长在心疼孩子的同时还是“恨铁不成钢”。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加之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始终是国人的永恒,因此把资金投向孩子们的优质教育也就成了必然。很多家长认为尽早地对孩子开设识字教育、算术背诵等是众望所归。“虽然孩子苦点,但对他以后是很有好处的,开设了那么多的课程班,孩子们是可以自愿选择的,并不需要全都报名,而且难度都不大。”市民孙先生讲到。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口头禅”。现在家长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的特长、才艺:你家孩子认识多少字、能背多少诗?能算几位数的加减法?等,这似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孩子、甚至家长教育好坏的重要标准。在记者周围就见过很多这样的家长,他们看见别的孩子三四岁就能认识四五百字,自己也会不甘落后,甚至主动给孩子上起补习班,通过各式各样的书籍来教孩子阅读认字,虽然也担心孩子会对读书产生一些抵触心理,但由于自己这一代人已经饱尝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社会压力,担心自己孩子上了小学会不习惯,幼儿园阶段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孩子就能“提前进入状态”。为了提升下一代的竞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提早识字、写字,进而提早阅读、作文或学习浩瀚的文化知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幼教专家:强制教育是在拔苗助长

  专业人士认为:幼儿教育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若将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阶段,把一串对孩子们毫无意义的符号硬塞到他们头脑中去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早期的挫折、一味地死啃书本会使得理解力变得迟钝,是违背教育规律,是在拔苗助长,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健康发展。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认同“赢在起跑线”的观点。市民周女士讲到:“孩子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过早强制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小学的课程现在讲了,那孩子上小学时还会认真学习吗?”

  这样的幼儿教育的恶果之一就是让孩子(尤其是男孩)从一开始就畏惧学校、讨厌学习。有调查显示,很多家长、老师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拼命教孩子认字、做算术,当这些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35%左右的孩子会明显地厌恶语文,40%左右的孩子对算术有畏惧感。那些在幼儿园花大量时间训练的算术技能,领先的优势一般只保持到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前半段,之后的数学学习能力就没有明显优势。

  市民王大妈就非常反感幼儿园给孩子上“超前课程”,“我时常会看到孙子回家后还要背诗歌、练写字,这么小的孩子太累了,那是小学才会学的呀。”朴实的言语中透露出一位长辈对孩子的疼惜。教育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不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所教授的东西不在多,关键是要看是否符合孩子自然的发育规律,“神童教育”在本质上是违反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

  一般情况下,人受教育的过程都要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阶段,而急功近利式的教育方式贸然提前了学习时间,导致违背教育规律。人在违背规律的情况下,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在沉重的压力和过高的外界期望之下是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儿童时期,玩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直接的体验,而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而无益。

  东营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王銮美认为:“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如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过早强制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强制教育则是记忆力的天敌,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转变观念,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孩子上小学之前,与其教他们算术,让他们背诗,还不如让他们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耍、画画,让孩子在读‘画’中想象、表达和专心阅读。”

  幼儿园:正规办园,遵循规律

  据了解,正规的幼儿园不存在学前教育提前化倾向,存在此种现象的大多都是一些低层次的私立幼儿园,而这些幼儿园恰恰是些不合法的、未经注册的机构。虽然私立幼儿园为图求较高的竞争力而一味地迎合部分家长的需求,但如果他们能够真正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思考的话,那么,对家长思想的正确引导就能够免除一系列的后顾之忧。

  正如王銮美园长所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和遵循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保教工作是应当把幼儿引向美好的方向,应该竭尽所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在幼儿园阶段学习一年级课程,一年级阶段再学一年级课程,这是明显的重复教育,对幼儿有害而无益。”

  据了解,《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端正办园指导思想,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不得搬用小学教材,不得进行奥数培训、珠脑心算、拼音、写字等教育内容,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和考试,要坚决纠正学前儿童拿笔写字过早、握笔姿势不准确、不注意用眼卫生等错误现象。

  此外,在2009年6月9日东营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有关问题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我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要本着对儿童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加大督查力度,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幼儿园需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儿童发展水平,设置科学适宜的课程,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避免重复教育。

  后记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记者在此提醒部分家长:学前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家长理应转变错误观念,在学龄前,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强的行为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热线记者 赵金子)

上一篇:东营市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2010〕23号

下一篇:物业公司一年收入百万元 物管费上限还要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