ブーツスニーカー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1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2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3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4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56

ugg アウトレット | ugg バッグ | ugg 価格

沈阳装修工与建材店串通涨价 猫腻都在材料单上

  装修工人开张单 建材价格就翻番  街头装修工与建材店串通涨价 拿“材料单”高价买材料后工人有提成

  5元、15元都是同一种商品的价格,而决定卖价的是一张装修工人开具的材料单。  一位装修业内人士昨日向本报揭露了街头装修工人与路边建材店串通涨价的行业潜规则。  业内自曝  装修猫腻都在材料单上  从事装修业10余年的林风(化名)昨日给本报打来电话揭露了马路装修业的猫腻。  林风说,一般人装修尤其是一些老房子翻修比如刮个大白,都习惯在自家附近找工人并在就近的建材店买材料。以刮大白为例,大白粉、纤维素以及嵌缝石膏都是常用的材料,一般人对这些材料的价格掌握得比较多,“不过,大白胶这种东西就不同了,可用可不用,可多用可少用,就可以做文章了。”  现在一般人都学精了,自己去买材料,不过一般装修工人都会给开一个单子,里面列上所需的材料及数量,这个单子就至关重要。  “有这个单子没这个单子,大白胶的价格会差很多。”林风说,同样的胶,拿着单子去买价格会达到15元、20元,而不拿单子,自己去买,5元就可以。  “一般把东西买回去,装修工都会问你这个东西在谁家买的,然后他回去就找到这家要提成。”林风说,如果不给提成,装修工以后就会告诉客户别去这家买东西,所以一般的建材店只能跟这些工人合作。  记者调查  拿不拿单子价格不一样  根据林风所说的情况,记者昨日进行调查发现,几乎能找到装修工人的地方附近都有建材商店。  在铁西广场附近一处建材商店比较集中的地方,记者对多家建材店进行了暗访,事先记者按照林风所列的材料,写了一个材料单。  第一家建材商店内,记者询问有没有大白粉、大白胶等,老板告诉记者,没有大白胶。随后记者掏出单子,老板看到后立即说:“你这个单子我看看。”记者表示这个单子是装修师傅所列的,这位老板立即表示,上面的材料都有,大白胶也可以从别人家串出来,15元一桶。  第二家建材商店内,记者表示想给家里重新刮个大白,对方告诉记者可以帮忙找个装修师傅,大白胶的价格也是15元一桶。  而第三家建材商店内,大白胶卖5元一桶,当记者表示“别人家都  15元”时,老板称大白胶都是一样的,“是不是装修工让你去那家啊?”老板随后看到了记者手里的单子,就没再说什么。  消协提醒  尽量不要在家门口找装修工  记者昨日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辽宁省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装修工跟建材商店串通的事儿早就存在了,但现在的手段更加隐蔽。  消协提醒消费者尽量不要在自家附近找装修工人,如果在自家附近找装修工人,那购买材料时可以走远一些,尽量不要跟装修工一同前往,购买材料的时候最好货比三家。  本报联合省消协挑战行业“潜规则”  如果您在消费中遭遇到行业“潜规则”侵害,如果您知道行业存在的“潜规则”,欢迎告诉我们。  晨报热线:024-86268636  短信号码: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发送短信至106666668636  电子邮箱:hscbwl@163.com  省消协电话:024-96315-5219  装修公司收管理费合理吗?  装修公司收取管理费是否合理?  消费者史先生昨日打来电话询问,他家在装修的时候,装修公司向他收取了每平方米32元的管理费。史先生觉得这收费不合理。  一位熟知装修业内流程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各装修公司承接一项工程后,都委托给工程队,这中间就会有对工程队进行管理的费用,还有质量监测等,“其实管理费就是装修公司的收入,如果没有这笔费用,装修公司就无利可图了。”  省消协表示,如果装修公司事先跟消费者协商好了,消费者也认同,那么这笔费用的收取就没有任何不妥,但如果没有事先约定,那么装修公司不能收取这笔费用。

上一篇:2007年高房价再涨或将崩盘 楼市没理由继续再涨

下一篇:商业大厦Ⅳ期扩建施工及监理中标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