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故居即将启动大修
“师夷长技以制夷”,晚清著名思想家魏源所作的《海国图志》诞生于南京城西一条小路的宅院内。记者昨从建设部门获悉,目前颓败破损严重的魏源故居修缮工程已正式立项,今年下半年将启动大修。未来,这处旧居将为参观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窗口。 在南京市广州路市水利科学研究所背后,有一条20米宽的支路——龙蟠里。由于古时文人墨客云集,祠堂故居众多,龙蟠里和棉鞋营、胭脂巷一起被并称为南京的“三大诗巷”。魏源晚年在宁居住的“小卷阿”民居就坐落在龙蟠里20号院内。 记者昨天在龙蟠里看到,魏源故居内外建筑及院落损坏破败严重。故居门头由魏源亲笔题写的“小卷阿”已经无从辨认。而这处有着浓浓江南味道的砖木结构院落也已面目全非,只留下数间漏檐残房,里面居住着不少居民。 鼓楼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位于龙蟠里东侧、连在一起的20号和22号,都属于魏源故居旧址。该故居占地1500平方米,目前居住着30多户居民,有的甚至一户“套”着多户。魏源故居文物修缮工程是2009年老城绿地之一——魏源故居绿地项目的重点实施内容,今年6月30日前将力争完成拆迁工作。年内,鼓楼区将力争完成魏源故居的修缮工程和魏源故居绿地的建设。 根据南京园林规划设计院和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此前联合制定的《魏源故居修复立项研究报告》,修复工程将根据史料照片修复门头“小卷阿”题额,故居现存的前进建筑将进行修缮复原。 据了解,魏源故居的初步修缮方案目前已拟定,即将上报南京市文物部门,最终修缮方案需文物部门敲定。 【链接】 历代名人旧居 南京有近1500处 据有关部门统计,南京历代名人旧居有近1500处,远至1700多年前的东晋王谢故居,近到当代各界名人的居所,可谓数不胜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南京名人故居因各种原因被湮没、损毁的现象时有出现。抢救名人故居,串连历史文脉,已成为南京城建的一项“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