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g アウトレット | ugg バッグ | ugg 価格
聚沙成塔,滴水成渊。
2009年,东营区上下同心,在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抢占后金融危机时期发展主动权的道路上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力。
在这一年里,东营区完成生产总值2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24亿元,增长10.5%。而今年,随着“2010项目建设年”的经济蓝图的实施,这两组数字预计将以18%和13%幅度高速增长。
这是急迫而坚定的步伐。回首细寻,我们看到的是一串科学发展的闪光足迹。
作为东营市的中心城区,具有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比较好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热潮,更是他们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正如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建军所说的:“当前,东营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不进则退、不大进则大退的重要拐点上,必须坚定信心、科学运作,全力掌控推进发展的主动权。”
无疑,今年将是东营区发展史上最关键一年,在历史赋予的机遇面前,他们坚定了跨越发展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凝聚起了率先突破的巨大力量。
首要任务已明确
发展必须“好”字当先。
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都会引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催生新的科技和产业。当前,许多地方都在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占领发展制高点做准备,纷纷推出以转方式、调结构和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发展战略。就东营区而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成为东营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他们下定决心,狠下工夫,坚持“转化一产、做强二产、提升三产”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城郊农业,是东营区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东营区将按照高效生态的总要求,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模式,寻求农业产业化架构中一产与三产的有机融合,通过规划牵动、政策拉动、项目带动、油地联动等各种措施,努力把全区农业打造成为集生产、休闲、观光、生态、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
工业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支柱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东营区工业经济已有了很好的基础。下一步,他们将按照“一保二扩三引进”的思路,重点发展高端石油装备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经济形态高级化,实现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要求,要切实找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切入点、改造传统服务业的着力点,为大开发提供现代化全方位优质服务。东营区将突出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产业研发、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区服务业整体内涵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科学的思路推动科学的发展。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才能开辟出更好更快发展的新途径。他们坚信这一点。
发展抓手找得准
发展亦须“快”中求胜。
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只有目标清晰、措施得力的发展,才是动力可靠、活力无穷的发展。
东营区提出,要把坚持“作风立区、项目强区、文明兴区”作为发展的总抓手,切实增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为全面融入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打下坚实保障。
一个地方发展得快不快,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关键在干部的作风。他们提出把作风立区作为“一号工程”,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讲政治强党性、讲干事重实绩、讲境界谋全局、讲团结求和谐、讲纪律正风气、讲责任促落实,必将在全区上下掀起一场责任风暴,用过硬的措施,锻造出干部过硬的作风;用干部过硬的作风,实现中心城区的大发展、大突破。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今年,区里确定对各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共确定实施的城乡一体化示范、新型城郊产业培育、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工业传统产业升级、城市服务业提升、城市建设、油地军校共建、民生改善等8项重点工程,涉及150个具体项目,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将凭借项目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在全区形成“项目覆盖全区、责任覆盖全员”和“干部看工作,工作看项目,项目看成效”的总体格局。
文明是一个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载体。东营区把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以建设生活文明、生产文明、生态文明为目标,着力培育文明市民、创优城乡环境、优化政务服务、打造生态文明,为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提供良好的人文生态。
东营区加快发展的决心之所以如此坚定,是因为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压在了自己肩上,准确的把握和清醒的认识,使能量再聚合,推力再增强。
根本目的在民生
民生,是发展之本。
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GDP的提高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也不仅仅是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而是全面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幸福指数和生活满意度。这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东营区的主要领导认为,能否解决好群众的长久生计问题,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有了真感情和责任感,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事。
在加速发展的同时,东营区着力提高民生保障及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社会保障资源,搭建城乡就业联动服务平台和社会保障资源联动平台,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和弱势群体保障救助工作。着力延伸民生工作的触角,逐步把民生保障服务的范围向农村和基层扩展,力求实现无缝隙全覆盖,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同时,紧紧抓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扎实做好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工作,努力让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好事实事办到百姓心中,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产生不竭的力量。也只有有了这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也就成为可能;也只有有了这些,生机方能盎然,活力就会迸发。 东营区,走向新的辉煌,为时还会远吗?!(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