ブーツスニーカー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1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2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3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46 | ブーツスニーカー56

ugg アウトレット | ugg バッグ | ugg 価格

政协委员问卷调查解读“住房难”

温州网讯 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市龙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高峰提交了一份《关于温州住房现状调查与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的提案,针对市区房价普遍较高的现状,就如何破解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提出对策。 提案摘要

  实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目的,是让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住得上基本住房,但这些经济适用房事实上大都变成了机关事业单位的福利,真正需要住房的人还没有得到妥善的安排。

  为此,首先要加快政府保障型住房即经适房建设,切实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对住宅的建设、消费、分配等环节进行规范。

  其次,要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综合整治行动,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规范诚信的市场秩序,改变现在的经适房出售政策,对经适房实行封闭式管理,避免各种寻租行为。此外,政府要大力实行小户型低房价政策,扩大廉租房受益面。

  出台背景

  近年来,市区房价普遍较高,住房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突出。黄高峰在民建会员王丽梅的协助下,通过对鹿城区4个主要街道500位居民的随机抽样调查,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房开实践和市场分析,提出“小户型、低房价”是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问题的关键。

  为撰写这份提案,黄高峰与助手前后共花了2个月时间。谈及初衷,他说,一方面是履行职责,为市民办实事,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自身事业发展的考虑。

  黄高峰通过调查分析认为,目前,温州以廉租房、经适房和住房公积金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住房保障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记者调查

  家住市区华盖里的黄女士一家三口,属典型的城镇低收入家庭,每月主要收入是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家挤在一间30来平方米的破房子里。黄女士说:“现在唯一的期盼,就是希望老房子能早日拆迁,到时候再安置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新房子。”

  黄女士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市中低收入群体普遍面临的住房难问题。早在1998年,国家开始实行经济适用房政策时就提出,经适房的供应对象是中低收入家庭,当时估计这类家庭占社会家庭总数的70%,但很多人认为这是政府机关单位的福利,老百姓申请相当困难。

  市民心声

  在温工作已有10余年的湖南籍王先生,是位白领,目前租住在市区铁井栏一间2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内。他说,虽然现在有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自己也能按揭买房,但首付实在太高,凭工资买房几乎不可能。

  家住半腰桥的丁女士目前和男友按揭付房贷,两人的月工资总和为7000元,其中一半收入要付房贷,而住房首付是由家里垫付的。她希望经适房的覆盖人群能够进一步扩大,让他们这样的买房人群也能够安心工作、生活。

  部门说法

  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林宏华称,我市从2000年开始实施廉租房保障制度。截至今年4月,获得廉租房保障的共有1957户,其中实物配租408户,租金补贴1540户,租金核减9户。他介绍,《温州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目前已上报市政府,如果审议通过,廉租房的覆盖群体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廉租房的租金补贴的所需资金将得到落实。此外,一批新的实物廉租房也将开建。

  去年底,市房管局通过对街道、社区等方面的低收入者进行调查,发现共有10525户需要申购经适房,其中鹿城区9737户,龙湾129户,瓯海659户。林宏华介绍,今年1月,1000套经适房已经交付使用,目前在瑶溪、娄桥等地已着手建设一批经适房,套型在60平方米左右。同时,《温州市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也已上报市政府,如果审议通过,将进一步明确受益对象、房屋套型、申购程序以及经济适用房的上市管理等方面。

  林宏华表示,作为职能部门,当前应做好规范房地产市场,规范房产中介的行为,使房产交易有序进行。

上一篇:黄河口国家级中心渔港二期工程建设顺利

下一篇:楼市迷途:楼市走向存在诸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