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低评”暗藏猫腻 购房者需小心应对
随着国家对二手房买卖交易税收政策的完善,许多房屋在交易过程中需要交纳契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税种。一些房屋中介则利用买卖双方对避税的需求,通过对房屋售价进行偏低评估,赚取房屋差价。 一位长期从事房屋中介工作的张先生近日向记者自爆中介行业中利用“低评”的猫腻,赚取买卖差价。张先生举例说,房屋中介通过与买主的沟通,了解到买主能够承受的房款为32万,而卖主的售价却仅为30万,买卖双方的预期售价相差2万。由于许多情况下,需要买主承担契税、营业税等相关税种,房屋中介会建议在交易过程中,将房屋“低评”到30万,因为房款越低,买主交纳的税额越少。同时要求买主将2万元差价交由房屋中介“代管”。其余30万元房款则按照正常的手续进行。在中介人员的精心安排下,买卖双方丝毫未察觉到买卖差价的存在,而进行交易。 塘沽区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房屋交易流程的完善,买卖双方完全可以安全快捷地进行买卖交易,包括房屋评估等一些环节。房屋中介利用“低评”的诱饵,在房屋售价上做手脚,给买卖双方带来了不少隐患。 塘沽区房屋产权交易大厅的工作人员告诫买卖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前,必须核实房屋售价,并与房屋中介协商好中介费用。而且房款尽量全部接受交易资金代收代付服务,以确保交易资金的安全。